日前,省自然资源厅下发《关于表扬2024年自然资源执法查处案卷评查工作优秀案卷的通报》,其中,我市参评的2宗案卷获评省级“优秀案卷”。截至目前,我市已连续三年荣获全省自然资源执法查处“优秀案卷”,1次获评自然资源部“优秀案卷”。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工作,围绕法治思维塑造和执法能力提升,抓准办案质量“小切口”,严把法律关、内容关、质量关,确保执法查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持续提升办案质量和依法行政水平,有力促进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夯实案件质量评查,以评促改提升效能。一是常态化开展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执法案卷质量评查工作,融合自然资源、司法行政主管部门的案卷评查要求,统一评查尺度,出台了《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法查处案卷质量评查标准》,明确细化了案卷制作的具体要求。二是探索制作了《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范例》,结合实际案例示范了37种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文书的具体制作,并为每种文书范例编写了制作指南,帮助执法人员避免因程序不当、文书内容瑕疵等造成的执法风险。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发挥案卷评查发现问题提升工作质效的作用,对在评查中发现的问题,由评查专家组现场指出问题症结,交流工作方法和办案技巧,不断完善案卷制作细节要求。四是注重成果转化,针对审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部、省厅评查反馈问题,认真剖析原因,及时汇总归纳共性问题并印发通报,以评查促整改,以整改促规范,以规范促提升,倒逼执法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固本培元强化培训,执法本领不断增强。一是主动适应政策调整,积极组织业务培训,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自然资源行政处罚办法》《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的新规定新要求,第一时间组织解读学习,实施“一杆到底”的培训模式,既培训各级政府、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又培训一线执法人员等基层工作同志,确保精准把握政策方针。二是贴近执法岗位需求,精准施训强基赋能,出台了《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提升培训方案》,针对执法人员法律概念模糊点、当前社会热点、日常执法监管法律适用疑难问题点,邀请法律专家、一线执法办案能手,围绕自然资源领域政策法规、执法办案实务、典型复议诉讼案例、执法查处风险防范等内容,通过执法督察工作例会会前学法、执法专题培训、执法办案研讨交流会以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开展集中培训学习活动,为提高培训效果,执法督察工作专班组织业务骨干精心制作了12学时的培训课件,有效提升了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执法人员法治思维和业务水平。三是确保学习成果转化,练就业务“真把式”,印发了《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提升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执法人员执法理论和业务知识常态化考试及执法模拟演练活动,有效提升了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和执法素养。
完善制度优化管理,执法机制持续优化。一是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以“三项制度”为重要抓手,始终坚持“全局工作法治化,法治工作全局化”,积极推进移动执法APP的应用,行政处罚信息及时录入“济宁执法网上办案系统”,并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履行执法职责。二是加强与公安、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非法采矿犯罪工作的通知》《济宁市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健全同步通报、同步调查、同步移送工作机制,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形成执法合力,构建自然资源违法犯罪案件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执法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三是坚决打好“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持久仗”,制定了《涉企执法事项规范化清单》,全力做好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制度,积极完成“不罚轻罚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的动态调整,持续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涉企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效提升。(执法督察工作专班:马军 、陈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