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创新港产城融合发展助力西部发展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我局组织编制了《济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23年10月获省政府批复。《规划》着眼济宁在国家和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全市现代港航物流等重大战略,立足大运河文化资源和内河航运资源优势,将“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北方内河航运中心”确定为城市性质,明确了城市发展目标。
一、在市域层面。一是建设大运河文化和经济带,充分发挥大运河生态和文化价值,促进沿线生态保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推动大运河沿线内河航运发展和空间品质提升。二是塑造运河文化特色风貌,以任城区、汶上县、微山县为主,重点展示运河地方文化特色;整合中心城区河流、湿地等生态景观资源,塑造城绿相依、河湖共生、水城交融的城市特色风貌。三是引导梁山县建设鲁西南重要物流枢纽,微山县建设大运河文化带重要节点城市,汶上县建设彰显多元文化魅力的生态宜居城市。
二、在中心城区层面。在“三区三线”划定中,将大运河两岸的跃进港和龙拱港作为重点片区,优先保障新增建设空间,为港产城融合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实施“西部港产融合”空间发展策略,优化城市空间功能布局,促进各内河航运港口与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在大运河以西的运河新城片区,主要布局居住、商业、综合服务、工业等功能空间;在运河新城片区以南,依托龙拱港打造临港产业园区,主要布局交通枢纽、物流仓储等功能空间;在唐口片区,强化与运河新城和龙拱港的联动发展,主要布局工业功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