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山东汶上复垦工矿废弃地九百六十余亩

发布日期:2024-08-09 浏览次数:

本报讯 近年来,山东省汶上县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系统修复,持续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积极破解土地低效利用、耕地分散碎片化、生态环境退化等难题,实现了增耕地、腾空间、优生态、促增收的良好效果。近4年,全县累计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面积960.16亩,涉及5个乡镇、11个地块,复垦土地均达标具备农作物播种条件。

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对此,汶上县成立由分管县领导任组长,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务等部门负责人以及镇街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矿废弃地复垦工作专班,设立土地复垦专项资金,采取专题部署、每周调度、下沉督导等多种方式,着力推进项目实施。在成立专班的基础上,汶上县扎实开展历史遗留矿山调查,通过适宜性评价、潜力分析、规划研究,查明了现有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现状、权属等问题,敲定了待整治地块,明确实行“一矿一策”。

汶上县针对历史遗留废弃砖瓦窑厂、老旧农作物收购点待整治地块,按照“先易后难、整体统筹、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地面建筑物拆除、场地清理、土地平整、覆土、土壤翻耕、土壤培肥、配套工程建设等措施,逐步恢复损毁区域生态功能。同时,该县实行“生态修复﹢增减挂钩”机制,探索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新路径,先后实施了康驿镇蒋街村、肖庄村,郭楼镇李村、郑家村等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有效补充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和经济效益,改善了生态环境。

此外,汶上县加强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后期管护,对完工验收的项目设立专项管护资金,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及时签订移交管护协议,确保复垦地块有人管、管得住;加强复垦地块动态巡查,由自然资源部门、镇街、村居组织人员定期对复垦地块开展“回头看”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置到位,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郭宗亮 王业伟)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