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视频
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6月25日上午,济宁市在兖州区举办第34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兖州区委常委、副区长石可清出席活动并致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马爱国主持活动,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有关市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政府、市局有关科室单位负责同志,部分田长、媒体记者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中,兖州区、汶上县、邹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主管部门分别围绕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工作作了典型发言;获得市级耕地保护激励乡镇前三名的嘉祥县梁宝寺镇、梁山县小安山镇、曲阜市王庄镇政府分别介绍了经验做法;田长代表郑重发出倡议,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手中的饭碗,节约集约用地就是守护我们美好的家园,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刻不容缓。
主场活动通过发放《济宁市耕地保护工作手册》、《耕地保护以案释法学习读本》、播放济宁市耕地保护公益宣传片、悬挂宣传海报等形式,宣传土地政策,交流经验做法,引导推动全社会形成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兖州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成果展。
近年来,济宁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牢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始终将耕地保护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工作,以“零容忍”的硬态度和“长牙齿”的硬措施,持续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全市耕地保护形势持续向好,耕地面积连续实现净增加。在2023年度全省16市耕地保护激励综合评价中位列第1名,获得5000万元资金和10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奖励。
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进一步聚焦耕地保护主责主业,围绕“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挖潜力”,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和“零容忍”态度,压实主体责任,健全制度体系,完善管制规则,强化执法监管,让保耕地、守红线、促集约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自觉行动,为推进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