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泗水以“制”为引,铺就“漫山绿”

发布日期:2024-06-17 浏览次数:

2022年以来,泗水县以“林长制”为绿色引擎,把“荒山绿化三年行动”列为县总林长工程,探索实施“造、管、护”全链条荒山造林工作模式累计投资13400余万元,全县9个镇街、129个村、50余座山3.3万亩荒山披上绿绒,实现石灰石裸岩荒山到青山的蝶变”。

一是立足于造。将899个荒山造林任务小班落实到县乡村三级林长,涉及绿化任务的11名县级林长、97名乡级林长、129名村级林长带头绿化攻坚、砥砺拓荒推动实施道路上山、引水上山、客土上山的“三上”造林模式,累计修道路53.6公里引水管网346.5公里蓄水池76个水井12眼等基础设施保障了苗木成活率,破解了石灰石裸岩山地“自由作战、靠天吃饭”传统造林成效低的难题。

二是强化于管县总林长通过总林长会议、签发林长令、领建义务植树基地等形式推进荒山绿化工作,依托林长制体系,落实落细县乡村三级林长荒山绿化巡林任务春季、雨季等造林关键时段各级林长通过巡林,督促有关单位严格“选苗、整地、栽植”全流程监管,切实做好浇水、抚育、防虫等工作,保障苗木保存率。

三是严格于护将封山育林纳入林长制绩效评价,县总林长签批制定封山育林实施方案,对新造林区域进行为期10年的封育保护;乡级林长安排落实封山育林措施,抓好栽后管护工作;村级林长组织护林员、护林公益岗开展巡林巡护,杜绝发生森林火情、人畜毁坏苗木等问题,建设了护林房46个、封山墙和铁丝网硬质隔离82.1公里,安装责任公示牌、警示牌154个,有效保护绿化成果。

三年以来,3.3万亩荒山共栽植黑松、侧柏、黄栌等绿化苗木以及板栗、香椿等经济苗木360万余株,目前整体成活率均保持在98%以上项目建设期间雇佣周边村民成立45支绿化队伍、48支管护队伍,参与整地、植树、浇水、日常管护等工作,累计带动就业14万余人次,实现群众增收1450余万元;结合乡村振兴,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种植经济林5500余亩,群众亩均可增收4000余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林草科、泗水局)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