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局:实施全链条创新服务 做好重点项目用地保障

发布日期:2024-02-29 浏览次数:

近年来,梁山县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重大基础设施、民生需求、乡村振兴,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服务围着项目转”,做足做好挖潜存量、优化增量两篇文章,有效破解土地要素瓶颈制约,实现资源集约高效配置,重大项目土地保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大发展要素保障,健全“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确保重大项目“应保尽保”。坚持分级分类保障、突出保障重点、鼓励存量挖潜,推动土地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严格落地审查,在项目开工前进行落地可行性全面考量,重点分析论证拟用地的规划符合性、占用耕地(基本农田)等9项内容,2023年共审查重点项目40余个。加大对上协调,积极争取上级用地指标。深度挖潜挂钩指标,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小安山镇新合村、安民山村、运河家园村(二期),赵堌堆乡新合村4个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完成了梁山经济开发区扩区调整,第一批获省政府批复,完成了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报批建设用地3141亩,保障了雄商高铁、鄄郓高速、梁山港、阳城煤矿、汽车职业学院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二是提高供地水平,实施“高效化”利用,因地制宜盘活闲置土地。坚持先存量后增量,积极引导重点项目入驻园区,依据设计标准合理控制用地规模,引导项目向地下地上做设计、要空间。探索实施产业园区生产区和设施配套区分离,创新建设“单元式”工厂、集中配建行政办公和配套设施,实行企业共享共用,有效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索推行“飞地园区”模式,对非工业发展区乡镇相关产业,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单元式”工厂标准厂房、多层厂房供应,全面实现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2023年共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3814亩,全年供应建设用地4370亩。

三是推动日常管理提质增效,实施“全程化”服务,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成立重点项目用地保障专班,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专人跟踪,及时了解项目进展、用地需求。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加大专业指导,梳理汇总“一企一画像”,开通企业绿色通道,全程帮办代办。所有涉企不动产登记业务承诺“1小时办结”,做到材料齐全即时办,资料不全指导办,紧急项目加班办,最大限度提升服务企业效率。全面推行“容缺办理”服务,打破了原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再受理”的传统模式,避免了因“资料不齐不受理,补齐材料再受理”而造成的多跑腿、来回跑、时间长等问题,大大缩短了整体审批时限,探索出了一条审批办照(证)绿色通道,土地要素保障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唐芳然)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