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高标准规划 高效能管理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3-06-09 浏览次数:

 

济宁市泗水县始终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效能管理总体思路,充分发挥规划团队和乡村规划师作用,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引领村庄高质量发展,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绿水青山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规划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注重人才集聚,乡村规划师覆盖全域2022年,泗水县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泗水县乡村规划师试点工作方案》,按照一镇一规划师要求积极推行乡村规划师制度,聚精会神指导乡镇和村庄规划建设。2023年,泗水县自然资源局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团队签约,聘请该团队为县乡村规划师团队,为全县村庄规划建设问诊把脉,乡村规划师实现了多专业、高水平、全方位的升华,为村庄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山东省规划设计院规划编制团队和县、镇乡村规划师共同完成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仲都片区村庄规划被评为自然资源部2022年村庄规划典型案例,为片区村庄建设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规划依据。

坚持以人为本,村庄规划编制问需于民村庄规划村民编是泗水县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规划编制初期,规划团队走村入户充分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访谈等形式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鼓励公众全程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如在论证仲都片区村居品质定位时,根据仲都村老年人多、幼儿与中年妇女少的村庄人口结构特点,规划团队认真研究并根据老年人的活动喜好,梳理村民活动场所,美化环境,补充设施,为老年人居住生活提供了舒适的村庄环境,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坚持因地制宜,村庄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泗水县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塑造泗水特色,不挖山、不填湖、不毁林,尊重村庄自然地形地貌、居住习惯、地域文化、村庄建设脉络和街巷格局;在村庄规划确定的村庄建设边界内,合理确定村庄用地规模、开发强度、建筑风貌等管控要求,保护历史文化和乡村风貌。如泗水县仲都片区村庄规划结合夹山脚下龙湾湖畔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战备老粮库原址,注重保护文物古迹,保留乡土韵味,留住田园乡愁,突显乡村本色,留下了宝贵的地理物质文化遗存和文化印痕。

注重规划宣传,村民规划意识日渐提高为顺利推进和编制实用的村庄规划,加强规划执行的社会监督力度,提高村民遵守村庄规划的意识,泗水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规划宣传活动。通过在乡镇、村庄人流密集处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规划政策法规,进一步提高公众对于规划的认知力。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页、调研问卷等方式,收集整理了关于公共设施诉求、产业诉求、民生诉求、发展诉求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引导村民知晓、支持、参与和监督村庄规划工作。

建立长效机制,村庄建设规划服务全程泗水县按照管住当前、消化过去、规划未来的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村庄规划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违建行为,切实消除农村违规建房问题。通过编制村庄规划,为村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前期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民意,收集各方诉求,保障规划符合未来发展实际,后期规划实施过程中,引入乡村规划师指导乡村建设,专业规划人员全程服务。

机构改革以来,泗水县编制完成了40多个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实现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村庄规划的全覆盖,有效指导了乡村建设发展,促使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与满意度持续提升。(泗水局:田自然,市局村镇规划科:刘中山)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