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协助嘉祥县修复南部山区生态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科学布局,注重项目储备,强化对上争取,构建全市矿山修复总体格局,统筹市域矿山修复治理,稳步推进矿山修复计划实施,有力支持了嘉祥县推进南部山区集中连片区域矿山修复治理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稳步推进嘉祥破损山体修复治理
2022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印发实施了《济宁市“十四五”期间露天非煤关停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构建了全市“一核、一带、两片区”矿山修复治理工作总体格局,分4年推进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力争到2025年全市矿山修复工作再上新台阶。其中,“一核”即嘉祥县-经开区南部山区核心治理区,位于嘉祥县南部、经开区西南部山区,主要分布于嘉祥县纸坊镇、满硐镇、嘉祥镇和经开区马集镇,2022年至2025年计划借助生态重建、辅助再生等修复措施,实施九顶山、凤凰山、青龙山、灯台山、小金山、孟良山、七日山、关山等矿山修复项目,治理历史遗留矿山1.18万亩。2022年4月,指导嘉祥县完成《嘉祥县矿山生态修复总体方案(2022-2025年)》编制工作并由嘉祥县政府印发实施,计划202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嘉祥县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任务。
二、全力对上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矿山修复示范工程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上争取“能争尽争”工作要求,坚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奋进精神和战则必胜、争则必成的信心决心,精心组织、科学谋划、攻坚克难。2022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一核”治理任务,组织嘉祥县、微山县、经开区谋划包装面积超1.5万亩、总投资达8.85亿元的矿山修复项目,以全国第4名、全省唯一的成绩,获得中央财政无偿资金3亿元,是2022年济宁市争取资金最多的单个项目;项目总面积15213亩,含嘉祥县子项目19处,图斑139个,面积10723亩,总投资7.29亿元。按照申报方案计划安排,项目实施将给予嘉祥县中央财政资金支持2.1亿元,治理嘉祥南部山区破损山体1.07万亩,至2024年项目实施完成后,嘉祥县破损山体治理率将达到94.5%,区域内矿山地质安全隐患将基本消除,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目前,嘉祥项目已启动示范工程子项目15处,完成矿山修复1253亩,修复治理计划稳步实施。
三、强化政策引导,依托矿山修复助力产业多元发展
2021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出台了矿山修复项目日常监管文件、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导则、露天非煤关停矿山修复治理实施方案、生态修复项目土石料利用监督管理通知等系列政策措施和行业标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矿山修复项目实施,升级矿山修复地方标准,合法合规利用剩余土石料资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矿山修复,释放生态修复政策红利,严禁以生态修复之名行违法开采之实。同时,积极指导嘉祥县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对有意向利用废弃山体转型发展的企业实体,优先明确荒山承包权,优先落实扶持资金,优先安排配套项目,鼓励联户承包复绿,引导农户联合承包荒山复绿,政府配套修建基础设施,制定矿山复绿奖补政策,出台山区产业转型扶持办法,综合施策,推进嘉祥矿山修复,助力产业多元发展。目前,依托矿山修复和政策引导,嘉祥县南部山区发展了嘉祥县九顶山风景区、富山国防教育基地、钻石山-云泉寺山度假山庄等集餐饮住宿、会议商务、采摘体验、休闲娱乐、健身养生、拓展训练多位一体的多元产业,带动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高了居民生产生活品质,南部山区区域生态效益、生态价值显著提升。
下步,我局将从规划执行、项目实施、政策制定等几个方面持续发力,落实《济宁市“十四五”期间露天非煤关停矿山修复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既定任务,推动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稳步实施,落实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矿山治理工作进程,让这片区域恢复勃勃生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成为全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典型示范。
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关注民生,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给予了关心支持,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并希望您进一步关注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