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兆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多措并举推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2021年下半年以来,以限制地价房价增速过快为目的的房地产调控进一步深化,土地、信贷、税收等措施相继出台,全市房地产市场迅速降温。面对上述状况以及疫情的不断冲击,2022年市局贯彻上级调控要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大了土地储备运营的统筹调控力度,一方面定期发布《主城区经营性用地供地蓝皮书》,及时公布存量住宅用地信息;另一方面适时调整土地出让政策,将主城区房地产土地竞拍保证金调整为土地起始价的20%,并施行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有效减轻企业拿地的资金压力,有效引导房地产市场达到良性预期、激发了市场活力。
从今年第一季度来看,全市房地产市场虽然渐有起色,但目前依然处于低位运行,多数房企依然处于观望状态。根据您提案的精神,结合全市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下一步拟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规划管控,引领住宅品质提升
今年年初,市房地产调控联席会议出台了系列关于房地产的相关政策,提出:实行房地联动、加大品质项目建设。主城区各区政府(管委会)按照年度挂牌出让住宅用地面积20%-30%的比例,优选周边配套设施完善、位置优越的地块,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按照“容积率不大于1.6、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高度不高于37米、注重大户型设计、配套设施完备、建筑风格以徽派等展示中国古典建筑为主”的原则,优化规划条件,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安全度、美观度,满足购房群众改善性购房需求。依据上述政策要求,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对接各区政府(管委会)、遴选高品质住宅项目地块,与市住建等部门举行专题座谈,就如何确保高品质住宅项目顺利实施进行深入研讨。目前,各区政府(管委会)用于高品质住宅项目的地块已基本确定,高新区一宗用于高品质住宅项目的地块出让方案已经今年第1次市土地储备运营会议审议通过。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进一步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和着眼点,科学核提住宅用地的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限高等规划条件指标,合理配置公共服务配套建筑设施,引导提升住宅项目人性化设计水平,积极打造更多宜居宜业、舒适健康、安全优雅的高品质住宅项目。
二、完善计划编制,加强市场宣传推介
全面落实“先储备后供应”制度,充分考虑用地需求、供应能力、房地产去化周期、指标落实、资金保障等因素,精准编制实施《年度土地储备和供应计划》,并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在计划编制和实施中,坚持租购并举,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充分发挥土地出让收入在稳投资、促发展、保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合理把握供地时序,科学精准调控;着力改善民生,着眼品质地产,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更宜居 ”转变,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同时,做好《经营性用地蓝皮书》的编制和发布工作,适时召开土地推介会,多渠道进行宣传推介,扩大知情范围,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参与。
三、加大收储力度,发挥调节保障作用
依托自然资源部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扎实开展储备土地清查统计,全面摸清土地储备库存底数。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限和要求,高标准完成基本信息填报、历史数据核实和应报未报数据的补录工作,并做好各系统间的数据衔接。同时,按照“布局合理、规模可控、适度超前、扩展有序”的原则,科学把握土地收储的规模、时序、节奏,加大收储力度,保持库存充盈,发挥好土地储备作为政府资源资产“蓄水池”的“调峰填谷”及保值增值作用。
四、加强房地联动,优化土地市场调控
建立与发改、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长效的联动机制,共享数据信息、共同研判施策。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的新变化、新形势,及时应对市场冷暖变化。积极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研究,适时调整优化土地供应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落实好土地供应前期开发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执行“一码管地”规则。衔接各区政府(管委会)严格把控土地供应条件,确保成交宗地能够达到即时办证、即时开工要求。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