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业务能手风采展(第四十二期):杨成利 、韩文芹

发布日期:2023-03-24 浏览次数:

甘做古树名木的守护人  让历史文脉“枝繁叶茂”

 

杨成利,男,1983年2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济宁市林业保护和发展服务中心工程师。自2010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古树名木保护和修复、苗木花卉培育、技术推广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山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先进工作者” “专家服务基层先进个人”“济宁市最美科技工作”等荣誉称号。

给古树名木“上户口”要进行古树名木全面系统科学地保护,首先需要掌握全市古树名木的分布、数量与现状。2021-2022年开展了全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认定建档,作为调查的技术负责人,全程参与其中,在野外调查3年中,身先士卒,带领同志们每天早出晚归,跋山涉水,常常是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饭,白加黑、“5+2”,成为了工作的常态。经过2年的辛勤工作,完成了全市近3万株古树名木的认定、编号、挂牌和建档,共建纸质档案33套870卷,电子档案13份,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保护体制,编制了《济宁市古树名木名录》,出版了《济宁古树名木》等图鉴。

让古树名木“有保有医”在调查的基础上,牵头开展了“济宁市古树名木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对全部古树名木生长健康与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将古树名木按生长势划分四个等级,一是制定方案,全覆盖保护,对每一株古树名木编制了“一树一策”的保护方案,进行保护落实;二是精准施策,对濒危古树重点生态修复,全市有“濒危级”的168株古树亟待进行修复,为此,开展了古树名木生态修复工程,制定修复方案,争取专项资金,招聘专业技术队伍进行重点生态修复,近年来,指导组织个县市区重点专业修复濒危古树132株,使济宁市古树名木重新焕发了生机。

让古树名木“护有所依”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持久的历史性工作,为使济宁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有法可依,积极推动济宁市古树名木保护的立法工作,通过调研、学习,查阅法律条文,主笔起草了《济宁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经征求意见、专家论证、多次反复修改论证,提交市人大常委会议审议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实施,使济宁市古树名木保护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让古树名木“老有所为”古树名木是自然的馈赠,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资源。为让全市人民了解古树名木,爱护古树,让广大群众感受生态文化之美,让城乡发展保留珍贵资源,呵护乡村记忆,承载乡愁情思,和同事们一起,积极挖掘古树名木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讲好古树名木故事,充分利用“全国绿化模范城” “国家森林城市”等活动进行宣传,整理编印古树名木画册和宣传资料2000余份,利用节假日义务开展宣讲30余场,传承古树名木文化。

多年的古树名木工作经历,使其对于每一棵有古树都充满了感情,都倾注了满满的呵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古树名木“守望者”的责任和担当。

 

 

坚守平凡岗位 守护绿水青山

 

韩文芹,女,1977年8月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济宁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现任泗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项目信息服务站站长。

该同志自1998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林业岗位上,以钉钉子的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始终把提升自我素质作为挑战自我的目标。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先后荣获济宁市森林防火工作突出个人、济宁市林学会先进工作者、县三八红旗手、县委县政府嘉奖等荣誉。

持之以恒精业务,练就过硬本领她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把加强学习作为解决业务难题的有力抓手。总是努力让自己成为业务明白人,熟练掌握造林绿化、森林抚育、森林资源调查等技术规程。2014年的森林资源普查工作,作为县森林资源调查技术骨干,倍感重担在肩,更加珍惜省市业务培训的学习机会,熟练掌握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规则和调查软件的使用。Acrgis 技术首次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调查中遇到难题她认真研究快速解决,确保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她带领一个调查组,负责三个镇街的森林资源调查任务,主动承担技术质量把关和调查软件的操作。调查时恰逢冬季,冒着严寒,克服困难,区划林地小班4400多个。通过森林资源调查,系统掌握Acrgis软件的图斑区划、数据转换和图件制作,熟练应用于造林、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并将Acrgis和奥维互动地图联合使用,改变以往用图纸判读、区划地块位置、面积误差大的问题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旗帜鲜明讲政治,锤炼坚强意志泗水县森林资源量大,各项林业工作任务重,她发扬苦干不苦熬的泗水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脚踏实地深入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的一线。先后承担并参与了全县森林资源调查、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森林抚育、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编制了泗水县2012-2016年度造林作业设计,主持实施完成2015年的特殊林木及珍贵树种后备资源培育、2016年度小渊基金造林、2019-2022年度中央财政补贴抚育等项目。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山间地头,仔细做好每个项目规划设计的外业调查,项目实施靠上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开展造林、森林抚育现场培训40余次,培训林农1300余人次。

坚持不懈强作风,主动担当作为2020年以来,作为林长制办公室的一员,在市林长制办公室的指导下,认真推进林长制各项工作,扎实做好林长制基础工作,依托省林长制信息管理平台,抓好林长制组织体系建设,做到信息的更新及时。开展镇街工作人员的林长制工作培训3次。全力推进市级林长制示范镇村创建工作,制定市级林长制示范镇村创建实施方案,按照时间节点做好创建工作的指导和县级验收。2021年成功创建1个市级示范镇、3个示范村,1个现代特色规范化林场,2022年成功创建 2个市级林长制示范镇。2021、2022年度市对县林长制工作绩效评价获得了优秀等级,2022年我县被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荐申报省林长制激励县。在林长制绩效评价和省林长制激励县申报工作中,按照山东省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县评价标准,和同事一起加班加点逐项进行材料整理,按时上报省厅。

工作二十多年来,凭借对工作饱满的热情、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发展默默地奉献力量。始终秉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人生信条,做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者。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