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党建引领 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07-22 浏览次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自然资源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重要职能部门,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立足部门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自然资源领域重点任务的贯彻落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在系统学习上持续加力。局党组、机关党委安排部署了一系列的学习研讨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到先学一步、学深学透。领导干部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利用“第一议题”及时跟进学习,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研讨4次;各基层党组织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支部书记宣讲等,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同时,拓宽学习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到梁山县黄河滩区增减挂钩项目现场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实地调研观摩,集中观看视频《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印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要论述摘编》等辅导读物,在局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交流学习心得,在全系统形成了大学习、大研讨、大交流的良好局面。

二是形成工作合力,在狠抓落实上持续加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将服务保障重大战略、抓实抓细重点任务落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坚持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抓好统筹结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常学常新、入脑入心。同时,把黄河流域重大战略纳入省市县模范机关创建“三级联动”的首要落实事项,市县一体推进,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范围内抓好落实。二是强调系统治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工作要求,秉承山水林田湖草一体保护修复的工作原则,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推进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和系统修复,实施南四湖湿地保护修复、环湖生态林带建设、生物多样性培育等工程,加快采煤塌陷地治理,保护并改善黄河沿线、南四湖周边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着力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三是助力高质量发展。优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格局,完成三轮“三区三线”划定,形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期成果;高效精准配置土地资源要素,建立健全“项目跟着规划走”“指标跟着项目走”“土地跟着效益走”“服务跟着需求走”等“四个走”工作机制,创新实施“分级分类保障”制度,将全市省市重点产业项目、助企攀登项目划分为ABCD四个层级,精准供给确保项目落地;加快实施滩区综合整治,梁山县黄河滩区共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立项13个,拆旧区批复面积3548.08亩,已全部实施完毕并通过市局验收,节余指标2339亩。

三是紧盯重点环节,在监督保障上持续加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建立了黄河流域重大战略专项监督机制,对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精准监督。召开了两次专项监督工作部署会议,出台了《2022年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监督事项任务及职责分工方案》,明确5项牵头、9项配合事项,扛牢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针对省市纪委监委专题调研反馈问题,逐项梳理、研究分析,制定方案、推进整改。全力配合省委市委专项巡察工作,对实施黄河流域重大战略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强调动态分析研判,建立月调度工作制度,跟进督促指导,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组成6个督导检查组对14个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建立沟通机制,层层传导工作压力。同时,结合日常监督,积极开展警示教育、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等,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的良好工作作风,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落实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前预警,确保整改到位,为各项任务落实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下步工作中,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继续坚持党建统领,自觉同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对表,夯实理论基础,畅通党组织联动共建机制,围绕“走在前、开新局”的目标要求,立足职责定位,强化实干担当,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高质高效完成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奋力推动自然资源工作实现争先进位,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局机关党委 孔娜)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