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嘉祥县南部山区破损山体修复治理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意见和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坚持规划引领,稳步推进嘉祥破损山体修复治理
2022年,我局启动了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十四五实施行动,部署县级《矿山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编制工作,制定《济宁市“十四五”期间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实施方案》,谋划未来4年全市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任务,着力构建“一核、一带、两片区”矿山修复总体布局,稳步推进全市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行动。其中,“一核”即嘉祥县—经开区南部山区核心治理区,位于嘉祥县南部、经开区西南部山区,主要分布于嘉祥县纸坊镇、满硐镇、嘉祥镇和经开区马集镇,2022年至2025年计划借助生态重建、辅助再生等修复措施,实施九顶山、凤凰山、青龙山、灯台山、小金山、孟良山、七日山、关山等矿山修复项目,治理历史遗留矿山1.18万亩。2022年4月,指导嘉祥县完成《嘉祥县矿山生态修复总体方案(2022-2025年)》编制工作并由嘉祥县政府印发实施,计划2025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嘉祥县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任务。
二、全力对上争取,成功申报国家级矿山修复示范工程
2021年12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下发通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扶持约10个矿山修复项目、每个奖补资金3亿元,要求单个项目总投资不少于5亿元、实施期限为3年、治理相对集中连片的废弃矿山不少于10平方公里。按照申报要求,我局组织嘉祥县、微山县、经开区谋划包装了治理面积超1.5万亩、投资概算超5亿元的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申报项目。经过精心组织,2022年3月,我局申报工程从山东省7处项目中脱颖而出、以第2名的好成绩入围竞争性评审阶段(全国共52个)。5月11日,通过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审查,以山东省第1名的成绩进入最终答辩环节(全国共31个)。6月11日,成功通过全国2022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竞争性评审(全国共11个),国家级矿山修复示范工程成功落户济宁。按照申报方案工作安排,示范项目主要修复工程位于嘉祥县南部山区,项目实施将给予嘉祥县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超2亿元,治理嘉祥南部山区破损山体1.06万亩,至2024年项目实施完成后,嘉祥县破损山体治理率将达到94.5%,区域内矿山地质安全隐患将基本消除,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
三、强化政策引导,依托矿山修复助力产业多元发展
2021年,印发实施全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历史遗留露天非煤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从项目立项审批、方案编制要求、项目审查流程、招标程序管控、施工过程监管等方面发力,规范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管理,加快全市矿山修复工作进程。同时,积极指导嘉祥县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对有意向利用废弃山体转型发展的企业实体,优先明确荒山承包权,优先落实扶持资金,优先安排配套项目,鼓励联户承包复绿,引导农户联合承包荒山复绿,政府配套修建基础设施,制定矿山复绿奖补政策,出台山区产业转型扶持办法,综合施策,推进嘉祥矿山修复,助力产业多元发展。目前,依托矿山修复和政策引导,嘉祥县南部山区发展了嘉祥县九顶山风景区、富山国防教育基地、钻石山-云泉寺山度假山庄等集餐饮住宿、会议商务、采摘体验、休闲娱乐、健身养生、拓展训练多位一体的多元产业,带动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提高了居民生产生活品质,南部山区区域生态效益、生态价值显著提升。
下步,我局将从规划执行、项目实施、政策制定等几个方面持续发力,落实《济宁市“十四五”期间历史遗留矿山修复治理实施方案》既定任务,推动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稳步实施,制定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全面推进矿山治理工作进程,让这片区域恢复勃勃生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成为全国矿山生态修复的典型示范。
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关注民生,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给予了关心支持,我们深表敬意和感谢,并希望您进一步关注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