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4132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6-20 浏览次数:

九三学社济宁市委: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都市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高水平谋划都市区长远发展蓝图,高标准推动都市区规划建设,2021年7月,我市专门聘请了国内顶尖设计团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水准编制《济宁都市区发展研究及行动计划》目前该规划已形成中期成果。该规划对交通、文化旅游、产业协同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研究。

一、交通一体化方面

对外交通上,规划提出争取推动济(聊)济徐高铁建设,解决济宁主城区距离高铁枢纽过远的弊端,提高区域可达性。推动济枣旅游高铁线路优化,由泰安东改经泗水南站、曲阜南站(利用鲁南高铁),与京沪高铁错位布局,建立核心文化节点与省会济南、泰山景区的便捷连接。对内交通上,规划构建都市区快速高效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构建“三纵三横”高速路网,形成各功能单元相对独立的对外交通体系。建设各功能单元间快速路网体系,保障主城与其他城区间有两条或以上快速路通达,加快推动任城大道东延至曲阜东站快速路建设。规划2条市域线,2条城区线的都市区轨道交通网络,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规划建议近期推动太白湖新区经高新区、兖州至曲阜东站的市郊铁路1号线建设。

二、文化旅游一体化方面

一是推动以曲阜、邹城、尼山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示范区建设,打造成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型发展的先行示范,强化“教育”功能的“两创”发展,落位儒学、国学、党风、师风教育等国家级文化功能,并沿孔孟文化中轴布局,发挥济宁在国家现代治理体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使命担当。二是以曲阜明城和济宁老运河沿线为重点,推动历史街区更新和高品质文化空间塑造。曲阜明城强化对其历史风貌的保护优化与更新激活,塑造中华文化“圣城”与国际旅游目的地。老运河沿线结合水系空间,建构体现历史文化与现代活力特征的各类型场景,争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段”。

三、产业协同一体化方面

一是依托都市区主导产业,培育形成高端制造、低碳示范、科创研发、综合服务、港产融合五类产业集群。二是积极扩展现代物流、文化消费产业为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生态康养等新兴产业,构筑济宁市现代产业体系。三是支持济宁高新区深化产创双链融合,建设区域产业创新高地。四是发挥济宁在清洁供热储热、高端装备电气化以及非化石能源发展方面的基础与优势,争创国家双碳试点城市。五是都市区各功能组团联合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发展231和绿色低碳类产业。六是探索高新区“一区多园”模式,引导产业功能向颜店新城等地疏解,更好强化产业协同一体化。

非常感谢您对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6月20日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