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营街道是典型的城市街道,辖区面积3.0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约占30%,有物业小区19个,老旧小区42个,主次干道背街小巷40条,美国白蛾、杨小舟蛾等主要发生在道路行道树、公园绿地和小区内,主要受害的树种为法桐和杨树等阔叶植物,分布比较分散,防治形势较为复杂。近年来,仙营街道坚决贯彻市、区防治工作要求,坚持抓早抓细抓严,扎实做好有关工作,辖区未出现密集虫害,取得了显著成效。
立足于“早”,做到及早发现发挥哨点作用。针对美国白蛾“适应强、繁殖快”的特点,我们把监测预报作为防控工作的第一个环节来抓,健全监测队伍,成立19支物业公司监测队伍、5支社区监测队伍、3支城管监测队伍,分别对物管小区、自管小区、辖区道路和公园绿地进行巡查监测,做到虫害监测全覆盖无缝隙。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27支监测队伍每天将巡查情况上报街道,发现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对涉及主次干道行道树和大型公园绿地的虫情及时上报市区主管部门,做到联防联治。
落脚于“细”,进行精细处置实施综合防治。针对美国白蛾“杂食性、危害大”的特点,我们综合施策,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专业防治与群众防治相结合。街道与第三方专业公司签订防治协议,同时街道和社区组建专业防治队伍6支,配备人员35人,配齐6台高功率喷雾器、40把高枝剪、30只太阳能诱杀灯、50只插电式诱杀灯等设备,全过程实施防治。发放宣传单和明白纸5000余份,发布美国白蛾防治志愿者招募令,动员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对及时发现虫情和自行剪除网幕的,给予信用加分。二是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在白蛾成虫羽化高峰期,在小区布置各类诱杀灯,通过灯光诱杀,有效减少第一代白蛾基数。各代白蛾进入幼虫孵化期后,实施喷洒药物、剪除网幕、密封销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按照“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行动、统一用药”的“四统一”原则,每周至少2次在辖区展开拉网式药物防治,2021年累计进行药物防治45万㎡,做到了防治工作无遗漏、无死角。三是地面防治与空中飞防相结合。发挥无人机飞防喷洒高度高、覆盖面广的优势,在全面进行地面防治的基础上,对邮电新苑、文化小区、南岱老小区等树木高大、易发生虫害的小区定时进行无人机喷洒防治,全年飞防累计100余小时,形成“立体化”防治效果。今年4月上旬,街道不等不靠、及早入手,已启动第一代白蛾等虫害防治工作,全面开展监测消杀。
保障于“严”,严肃督导检查强化责任落实。针对美国白蛾“多代际、易反复”的特点,我们一是坚持挂图作战,成立美国白蛾防治工作专班,绘制了街道虫害发生“一张图”,清晰标注重点小区、重点区域以及各专业防治队覆盖范围、人员名单等,做到快速行动,精准防治。二是坚持强化保障。街道每年专项列支20万元用于虫害防治,对各社区进行人员培训、充实设备,提升了基层防治能力。三是坚持严督实考。街道成立督导组,对各社区、物业公司、专业防治公司进行督导检查,对成效显著的社区和公司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进行奖励,对落实不及时、消杀不到位的社区和公司进行约谈提醒、通报批评、扣罚绩效和积分等方式进行处罚,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下一步,仙营街道将进一步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全力打赢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歼灭战,打造城市防治的“仙营样板”。(防灾减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