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琥带领省厅办公室、综合处、空间规划处、用途管制处有关负责同志到济宁市汶上县、梁山县调研村镇规划编制和城乡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工作。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石光亮,副市长张国洲,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祝清荣,汶上县、梁山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陪同。
在汶上县苑庄镇大王庄村、郭楼镇古城村和梁山县大路口乡贾堌堆村,李琥现场查看了村庄建设情况,认真听取了镇、村负责人对村镇规划有关情况的介绍汇报,与干部群众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了解村庄规划编制、村庄并居、配套设施建设等情况,给予充分肯定,提出要求。李琥指出,镇村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多规合一要求,落实好生态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科学编制、分类施策,切实增强约束性、科学性、指导性,为村镇持续发展留足空间奠定基础。要保障特色乡村发展,积极打造具有乡村风貌、产业特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在实地调研汶上县郭仓镇北园社区、白石镇庞楼村和梁山县黄河滩区迁建增减挂钩项目(整村迁建型)赵堌堆乡黄河滩区迁建增减挂钩安置区、黄河滩区迁建产业安置区(家具产业园)李琥详细询问了汶上县、梁山县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开展村庄废旧房屋和“一户多宅”整治、黄河滩区移民搬迁安置、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移民搬迁群众生产生活等具体情况,与社区、村委干部和群众代表亲切交谈,听取对自然资源工作特别是增减挂钩和农村宅基地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李琥要求,各县市区、乡镇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聚居人口适中、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完善”的原则,合理确定项目安置区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保障各类项目科学有序实施;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全面落实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创新,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产条件、生活水平,有效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为乡村振兴、城乡统筹作出积极贡献、提供有力支撑。
李琥在调研期间还听取了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总体情况汇报,给予充分肯定。今年以来,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突出强化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两个导向”,着力发挥规划调控、引领和约束“三大作用”,高质量推进耕地、森林、湿地、矿产“四类资源”统筹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集中抓好“十条重点工作线”,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村镇规划编制方面,指导各县(市、区)全部成立县级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所有县(市、区)均已启动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和村庄分类工作,首批119个试点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年内将形成编制成果。在城乡增减挂钩方面,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政策和平台,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农村住房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探索实施了集盘活土地资源、集约节约用地、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一体的发展路子。截至目前,全市共立项增减挂钩项目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443个、周转指标104408亩,完成验收324个、节余指标62099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