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第46个世界地球日——珍惜利用矿产资源 推进城市转型发展

发布日期:2015-04-20 浏览次数:

 

珍惜利用矿产资源 推进城市转型发展
          ——我市科学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工作
 
市国土资源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矿业经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产业之一。实现矿产资源健康、有序、高效、集约地开发与利用,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我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市是典型的矿产资源大市,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发现矿产40种、探明储量的32种,已开发利用17种,煤炭、铁、稀土、非金属建材、地热、矿泉水为优势矿产,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位居山东省第二位。其中:煤炭资源储量大,煤层厚,煤质优,易开采。全市含煤面积达3920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2014年末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03.1亿吨。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济宁市的中、西部平原地区,为典型的“粮煤复合区域”,涉及全市11个县(市、区)的86个乡镇、3663个村庄。境内现有生产矿井48对、在建矿井6对,设计生产能力8769万吨。另外,加上境外开采济宁境内煤炭的9对矿井,实际煤炭产量超过1亿吨。铁矿资源储量丰富,现已控制铁矿资源储量10亿吨,潜在经济价值500亿元。微山县稀土矿区是全国发现的三大轻稀土基地之一,为轻稀土资源的典型代表,探明稀土资源储量为1275万吨氧化物,保有储量255万吨氧化物。
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把依法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维护良好矿业秩序,作为关系全市科学发展、事关全市大局的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提高矿法宣传教育经常化、矿政管理法制化、矿业秩序规范化水平。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专门宣传活动办公室,每年制定矿产资源法律特别是“3.19”矿法日宣传活动方案。在《大众日报》《济宁日报》等新闻媒体播发电视讲话,刊登访谈文章。在国土部门门户网站滚动庆祝口号和宣传主题等有关内容,开设“矿法日”宣传专栏。组织开展了全市乡镇长、村级干部、基层国土资源所长及系统人员法律知识视频宣传培训活动。做好“强化基层、搞好联动、送法下乡”活动,结合“3.19”矿法宣传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等纪念日搞好现场宣传。通过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社会各界的矿产资源国有观念、有偿使用观念和依法办矿意识、矿区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
积极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监管长效机制。落实矿山开发利用年检制度。通过召开全市矿产年检工作会、组织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深化年检工作,调度全市情况,推广经验做法。抓好矿产督察工作。建立了督察员制度,完善督察方案,落实督察任务,强化对矿产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专门印发《关于认真做好矿产督察工作的通知》《济宁市矿产督察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强矿业权管理。在采矿权管理方面,从办理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恢复治理地质环境、耕地复垦、矿业权意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严格审查把关,简化审批环节。深化推进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大力开展采矿权价款清缴工作,特别是对于不按时缴款的矿山企业,依法及时下发催款通知书,责令其履行缴款义务。嘉祥、曲阜、邹城等县市区严厉打击非法采石采砂等行为,有力维护了正常的矿业秩序。认真开展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工作,加强对矿山企业提供的矿产品产量、销售收入等资料的监督管理,力促足额征收并及时全额入库。全面加强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深入开展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压覆煤炭资源调查工作,为规划选址、处理资源压覆问题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地质依据。推进“三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了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等22个重要矿产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调查与评价工作。着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明确专门安全监管员、安全联络员,组织对各县市区开展自检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加大矿山生态环境环境保护力度。科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制订了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有效提升了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处置水平。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和矿山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力度,联合财政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保证金征收、使用和返还情况专项检查,及时清欠催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强力推进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施。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规模治理、保护环境、注重效益”的总体思路,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工程,不断加大对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治理恢复的力度。同时,强化了对中介机构的监管,建立了“黑名单”制度,提升了治理工程质量。社会化投资地质环境治理经验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学术交流会议上推广。曲阜、邹城、金乡、嘉祥等县(市)获得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称号。
下步工作中,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将继续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深化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工作,努力提升矿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进矿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在这里,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更加合理保护和珍惜矿产资源,更加科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努力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