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持续提升监测能力 筑牢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屏障

发布日期:2025-03-31 浏览次数:

近年来,泗水县依托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持续完善监测体系,优化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监测防控能力,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巡查监测,提高监测能力。严格落实省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管理制度,先后制定《泗水县重要场所鸟类等陆生野生动物野外巡查制度》《流通餐饮领域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巡查制度》《泗水县自然保护地巡护管理制度》等文件。根据泗水县野生动物资源分布情况,科学设置监测点位2处,优化监测路线5条,加强对雁鸭类等易感鸟种及其同群、共栖物种的监测,规范开展日常监测工作,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积极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通过购买检测仪器、监测设备和“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通过开展人员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疫源疫病监测能力。

二、建立健全机制,筑牢安全屏障。依托泗水县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机制,明确行动目标、行动任务、各成员单位职责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主体等,进一步建立健全打击野生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部门联动长效机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以“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等专项行动为关键时间节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猎捕交易食用野生鸟类专项行动,重点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迁徙地、农村大集、农贸市场、餐馆等区域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经营、运输、滥食野生动物行为,及时清除捕鸟网,发现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线索第一时间移交公安查办,筑牢野生动植物安全屏障。

三、广泛宣传,巩固保护成果。联合山东农业大学正式启动泗水县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工作。通过科学设置样方地、规划巡查路线、布设红外相机等方式,全面调查县域内野生动物种群分布及健康状况,截至目前,已监测调查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2种,为青头潜鸭、东方白鹳;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斑头秋沙鸭、灰鹤、白琵鹭、鸳鸯、纵纹腹小鸮、北领角鸮、雕鸮、黑翅鸢、大鵟、普通鵟、雀鹰、红隼、红脚隼、画眉、蓝喉歌鸲、红交嘴雀16种;中国特有种鸟类有4种,分别为黄腹山雀、白头鹎、棕头鸦雀、画眉。该调查为泗水县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进一步印证了泗水是济宁市重要的水鸟栖息繁殖地和迁徙地之一。下一步,泗水县将继续完善监测体系,强化技术支撑,加大宣传力度,推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维护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泗水局:李雪、张文浩)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