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邀请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心、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院、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对《济宁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评审稿)》(以下简称《修复规划》)进行了专家评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靳鹤主持会议,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乡水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能源局、市南四湖流域管理办公室等10个部门,山东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规划编制团队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开展情况和总体内容的汇报,明确《修复规划》共分面临形势、总体要求与规划目标、修复格局、重点工程、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等6个章节,核心内容集中于以下三方面:一是规划指标体系,《修复规划》明确了生态修复总体目标和近期至2025年、中远期至2035年的阶段目标,建立了“生态质量类、修复治理类”规划指标体系,细分了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率、水土保持率等12项预期性指标和绿色矿山建成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露天非煤关停矿山治理率、自然保护地国土占比等项约束性指标;二是生态修复格局,《修复规划》构建了“两带、四区、六廊、多点”的生态修复总体格局;三是重点治理工程,《修复规划》将市域范围划分东部低山丘陵、南四湖、西部沉积平原、中部城市圈和北部冲积平原等五个生态保护修复区,修复区内细分了七个生态修复重点区域,明确了各重点区域主要目标及修复策略,分类布设了矿山修复、国土绿化、湿地生态保护、土地综合整治、城镇生态提质、科技支撑体系等六大重点工程;《修复规划》还系统梳理了全市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资源禀赋,全面总结了以往矿山修复、国土绿化、湿地保护等工作成效,分析研判了生态修复发展机遇和挑战,切实制定了实施保障措施。
会议研究了山东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规划编制团队提交的《修复规划》成果和规划编制说明材料,专家组就规划内容和编制情况进行了问询,规划编制团队进行了补充汇报,与会各位专家和单位分别就规划提出了修改意见。会议认为,《修复规划》统筹了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主攻方向、重点工程、时序安排、政策措施等,形成了《修复规划》文本、说明、图件、研究报告等成果,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2035年分阶段目标,落实了省级规划确定的各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任务,修复项目安排合理,建成了规划数据库。
会议认为,《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编制依据充分,编制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分区符合实际,工程安排合理,保障措施完善,是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的重要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全市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了总纲和空间指引。专家组和与会人员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并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
下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依托《规划》落地实施,聚焦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单元核心指标和重点修复工程,着力构建“生态修复规划+专项实施方案”生态修复工作体系,夯实生态修复规划2025年目标落实工作基础,助推市域范围内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进程。(生态修复科:郭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