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为大力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保护湿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关爱野生鸟类及其栖息地的自觉性和参与度,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守护青头潜鸭及鸟类栖息地,9月中下旬,济宁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联合曲阜师范大学、济宁观鸟会等单位举办“迎国庆、践文明—济宁市‘青头潜鸭杯’鸟类生态摄影展”在城区学校、商圈陆续开展。
摄影展在济宁贵和商场开展
摄影展在济宁市实验小学开展
摄影展在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
本次活动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济宁市域拍摄创作的精美鸟类作品,精选近80幅共56个鸟种的代表性作品用于展览,这是济宁市首次高水平的鸟类生态摄影展,饱含摄影师们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体现了尊敬自然的生态理念和彰显自然之美的艺术水准,对唤起公众识鸟、爱鸟、护鸟意识,传播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济宁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地形复杂,四季分明,环境多样。境内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同时也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水北调重要枢纽和国际重要湿地,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全球鸟类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适合众多鸟类栖息繁衍,每年冬季有数万只水鸟到此越冬。据统计,目前济宁市记录有300多种野生鸟类,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多达60余种,如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白鹤、白尾海雕、大鸨等。
青头潜鸭是国际极度濒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曲阜师范大学张洪海教授团队通过多年监测表明,它在济宁市全年栖息,并且在曲阜、兖州、邹城交界的采煤塌陷湿地和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已确认繁殖,冬季在我市种群数量超过100只。
青头潜鸭
随着近年来济宁市大力实施湿地保护和修复、提升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恢复湖区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周边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等,南四湖流域生态格局逐渐优化、生态系统趋于稳定。2021年4月,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设立“青头潜鸭栖息地保护小区”,增加了保护监测、巡护频率及保护地威胁因素管控,切实改善了青头潜鸭栖息地环境。(市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服务中心 郭宝金 史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