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中心2020年度事业单位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1-03-16 16:36 浏览次数:

一、单位基本信息公开

单位名称: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中心(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研究中心)

住所:山东省济宁市海关路11号

法定代表人:董可进

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开办资金:62.4万元

举办单位: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负责研究拟定全市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方案和措施,经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全市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立项,并参与验收;指导有关县(市、区)开展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并实施跨县域采煤塌陷地治理重大项目;承担全市采煤塌陷地日常监测及信息化管理,研究探索采煤塌陷地治理新技术、新方法;管理使用采煤塌陷地专项资金。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700800F498510404

登记机关:济宁市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局

二、业务开展情况

2020年,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中心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加强机构自身建设,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2020年度获得4月份“攻坚克难流动红旗”;典型治理经验在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市政府给予了通报表彰。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重点工作

一是完成任务目标。2020年,全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项目计划实施37个,治理面积4.26万亩,超额完成了全市4.1万亩的任务目标,全面完成了“双80%”任务目标。

二是加大推进力度。坚持一线工作法,周调度、月督导,对重点县市和矿业集团实行跟踪督导巡查,及时掌握治理进度、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实行挂图作战,项目上墙,标注进度并进行“蓝黄红”警示,推动任务落实,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目标,对进展缓慢的挂牌督办和限期整改。

(二)夯实业务基础

一是开展年度现状更新调查。3月份,完成了2019年度塌陷地现状更新调查,建立了数字高程模型(DEM),形成了报告,并录入动态监测监管系统。2020年现状更新调查基本完成,正在形成报告成果。

二是完善项目资料管理。将启动实施、竣工验收的项目数据上图入库,录入监管系统,并完善项目纸质资料,实现了电子与台账档案的双轨化管理。

三是开展了沉陷区适应性评价和预测。获得区域和局部沉陷区土地利用的最佳方式,为综合治理决策、实施和城市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三)全力对上争取

经过积极争取,将2020年省财政下达我市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专项资金切块下达高新区、兖州区、邹城市,用于历史遗留采煤塌陷地治理和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经争取,将我市重点采煤塌陷地列入了国家和省塌陷地治理专项规划确定的重点项目和重点沉陷区。

(四)全面加强单位建设

一是坚持党建先行。先后重温入党誓词、讲党课,每月至少1次主题党日活动;全年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20余次,发放资料100余本;学习强国总学时平均20000学分以上,灯塔在线学习人均240学时,超过上级要求的学习目标,形成了全员学习的良好氛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心马洪革、姬宗皓同志加入全市疫情防控“先锋队”,到社区参与一线工作。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走访顺河家园社区280户,收集群众述求10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积极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二是参与文明创建。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2020年度市级文明单位”,通过市文明办的复核。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圆满完成包保任务。

三是抓好队伍管理。按照市里规定的事业人员招聘程序,秉承学习专业对口、满足工作所需的原则,引进采矿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名。

三、编制实名制情况

机构名称: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中心(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研究中心)

内设机构:综合部、技术部、工程部、信息服务部

单位编制:22人,实有在编人员:21人

实有人员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董可进、何  亮、单明燕、赵海燕、伊盼盼、车应龙、吴争力、许  燕、贾秋双、赵永海、马洪革、王  鹏、滕海松、时玉芹、姬宗皓、高彦生、崔瑞芹、王东平、张美芝、马  昂、张洪喜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