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齐鲁晚报讯 作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窗口,其服务质量彰显着城市的文明形象。济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全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不断完善服务措施、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创城助力添彩。
新房业务区、二手房办理区、档案查询区……近日,记者走进济宁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永基城服务大厅,各个功能区划分明显,各项业务正有条不紊办理中。大厅内摆放了公示牌、办事流程图及办理各种业务的温馨提示。休息等待区、便民服务箱,轮椅、老花镜、雨伞……配套的各种暖心服务举措,彰显了为民服务理念。
中心设立咨询引导台,实行前台预审服务制度,一次性告知,一窗受理,一次性办好,从受理、审核、到发证,提供一条龙服务,真正落实最多跑一次。在大厅内,来自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穿上红马甲,提供包括咨询引导、帮办代办,预审材料等各项志愿服务。
开设了企业直通车和绿色通道,只要企业有要求,在直通车通道即时受理、即时办理。开展上门服务、延时服务、帮办、代办服务,切实为群众着想,尤其让特殊群体、外地人员切实感受到服务的便捷。此外,推出“互联网+不动产”服务,实现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让服务水平再一次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目前,已实现不动产查封、解押、地址变更、更名变更、异议等一般登记业务即时办结;非涉税抵押登记业务、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业务即时办结;除非公证继承的转移登记及政府统一组织的不动产登记外的其他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
同时,积极回应群众期盼,在总结前期试点基础上,按照减存量、零增量、出新政、惠民生的思路,创新政策、优化流程、再造机制,新完成交地即办证189宗、429.35公顷,完成交房即办证6个小区3388户,为46个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居民小区(单位)完成不动产登记9802户,自2020年10月新建房屋开始“交房即办证”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进入规范化。
小窗口、大服务。在济宁市上下共创全国文明城市行动中,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中心软环境硬设施齐发力,以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助推不动产登记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心先后获得“青年文明号”、济宁市精神文明机关、济宁市精神文明单位、济宁市三八红旗集体、“山东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于伟 见习记者:刘宗辉)